您的位置::环卫机械网 >> 小脚轮

零件库存管理的认知误区圆锥销

时间:2022年07月07日

零件库存管理的认知误区

很多服务型企业都设有零件仓库,目的是提高维修服务的及时性,零件的现货满足率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为客户满意度的第一要素。为此,不少企业的老板都要求零件库存人员,想方设法保证零件有现货,一方面保证客户满意度,避免负面口碑影响设备销售,另一方面还能帮助企业销售更多的配件,增加后市场的营业额。

上述想法听上去十分完美,但很多企业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不仅产生了大量呆滞库存,降低了企业配件业务的利润,影响了企业后市场的发展,零件的现货满足率还越来越低,严重影响了客户满意度。

出现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,是很多企业在零件库存管理中的一些错误认知,导致企业不仅无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,还影响了配件业务的收益。下面就谈谈库存管理中的误区。

误区一:库存越大零件现货率越高

某位用户的设备因故障停机,他十分焦急,马上找企业的服务人员去排除故障。可是,由于仓库里缺少维修所需的零件,导致故障耽误了几天才得以排除,用户十分不满。公司老板接到用户投诉之后,马上把配件经理找来大骂一顿,要求增加零件库存,全力以赴地满足客户需求。

配件经理马上采取行动,找服务工程师列出一份长长的零件清单,采购回来放在仓库里,希望用户下次需要时,就能够马上提供现货。可是,命运似乎总是在捉弄人,采购入库的零件无人问津,没有采购的零件反而有需求,导致缺货。老板更加不满了,“不是让你增加库存了吗?怎么还会缺货?多放一些不就不会缺货了?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?!”为此开除了配件经理。

其实,库存管理这件事一点儿都不简单,零件现货率与库存成本并非线性关系,库存越大零件现货率就越高,是库存管理的一大误区,这也是呆滞库存产生的根源之一。

当企业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增加零件库存时,人们以为零件现货率也会增加,就像上图中的A曲线,二者是线性关系,其实不然。如果仅仅根据经验增加库存,有很大可能性二者的关系如曲线C所示,库存增加不少,零件现货率却改善不大,事倍功半。只有通过库存数据的分析和挖掘,精准地计算每个零件的安全库存量,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(曲线B)。

事实上,零件库存分为周转库存和无效库存(过剩库存和呆滞库存),周转库存越大,零件现货率就越高,而无效库存对零件的现货满足率不仅没有贡献,还会占用企业的资金,把零件现货率拖累得更低。多数企业的库存问题不是库存太小,而是库存不准,缺少市场需求预测,库存计划人员最大的困惑就是:不知道采购进来的哪些零件是周转库存,哪些是呆滞库存,等一年以后知道答案时,已经太迟了!

误区二:仓库就该要什么,有什么

用户当然希望企业要什么,有什么,可企业是不是应该存储所有零件呢?当然不是,因为这会让企业的库存变得负担沉重,效率极低。零件库存越大,库存周转效率越低,这会影响企业配件业务的收益。没有足够的利润,企业就难以发展,也不可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。

举个例子来说明。一台20吨级的挖掘机,大约有4,000种零件,用于保养的易损易耗件只占大约1%,设备的可靠性越来越高,95%的零件设计寿命都超过10,000运行小时,即平均5年以上才可能损坏。柴油机的情况完全类似,一台柴油机有大约700种零件,易损易耗件占比约1%,95%的零件设计寿命也超过10,000运行小时。换句话说,绝大多数零件在设备生命周期的前几年需求概率极低。

企业如果每种零件都放库存,95%的库存可能都是慢周转的零件,很多零件5年以后用户才会需要,为什么不5年以后再放库存?你如何确保5年后用户还会来找你购买零件?这5年中由于库存持有成本会产生多大损失?设备改型和排放升级造成零件报废的风险有多大?显然,所有零件都放库存并非明智的选择,那将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呆滞库存和报废风险。

误区三:零件库存是万恶之源

不少企业都曾经被零件库存拖累,大量的呆滞库存让一些企业苦不堪言,利润和现金流也受到了影响。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,为此不少老板憎恨库存,认为库存是“魔鬼”,是企业盈利的黑洞,因为赚的钱都变成了库存,占用大量资金,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。

为此,不少企业的老板走向另一个极端,开始追求零库存,严格控制库存量,能不存就不存,宁愿用紧急订单采购,也不愿把零件放到仓库里。这种做法会导致客户满意度降低,老客户流失不断增加。

其实,服务型企业无法做到“零库存”,除非你根本不在意客户满意度,因为零件库存是一位“天使”,能缩短交货期,保证服务的及时性,没有库存就留不住老客户。

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,客户数量也不断增加,零件库存也需要适度增加。如何才能判断库存的增加是否适度?一个重要监控指标就是库存周转率,如果库存增长速度超过配件销量的增长速度,库存周转率就会下降,这会导致利润缩水,资金回报率下降,风险增加。

零件库存是必要的“邪恶”,控制得好库存就是“天使”,控制不好库存又会变成“魔鬼”,每当库存周转率下降,企业就必须采取措施对库存增长加以限制,或者提高配件的销量。

误区四:没人能预测未来的零件需求

不少人认为:人又不是神,怎么能预知未来?产品的故障有很大的随机性,没人能够预测哪个产品何时会发生何种故障。为此,他们总是“活在当下”,从来不思考未来,还自认为是一种脚踏实地的“务实”。其实,这是一种懒人不愿思考的借口,是一种悲观主义的思想,我们永远不要低估零件业务的可重复性,在看似随机的数据背后,零件需求也在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地重复,需求预测就是大数据挖掘,这正是我们做好库存计划的基础。

举例来说,汽车和工程机械设备都需要定期保养,每次保养所需要更换的油品和滤芯是确定的,使用到一定的时间间隔就需要更换,这就是需求的确定性,周而复始,循环往复。严格地说,所有的需求预测都是错的,但有预测要比没有预测强,没有预测就意味着有很多预测,每一个预测都是机会与风险的平衡。

当某种零件的需求频率较高时,它就满足正态分布的特点,大多数数值集中于均值附近,使分布有一个良好的单峰,需求离均值越远,出现的概率就越小。这样,我们可以按照三箱库存管理模型来做库存计划(《从进销存系统到三箱库存管理模型》),通过计算订货周期和交货期的需求量,对每一个零件的库存数量进行评估,并利用正态分布曲线来设置一定的安全库存,在此中间分析库存零件的机会和风险,找到最佳平衡点。

那些需求频率高、数量大的零件,需求的不确定性也相对较小,零件的库存周转率更高,存储这类零件创造的价值也更高;相反,需求不确定性越大,预测的精度更低,需要额外增加的安全库存越大,库存周转率也会下降,所以要少存,或不存。总之,企业必须与时俱进,死抱着过去成功的经验,并不能确保未来的成功,预测零件需求不仅是必要的,也是可能的,大数据的魅力正在于此。

企业应该多存单价低、销量大的快速周转零件,这类零件预测准确性高,一旦缺货会导致用户极大的抱怨;同样,企业要少存或不存单价高、销量低的慢速周转零件,这类零件需求低,预测准确性差,很容易形成呆滞库存,出现缺货时也容易得到客户的理解,毕竟配件业务必须帮助企业获得利润,否则企业就无法持续地投入来改善客户服务,满足客户需求就只能是一句空话。

误区五:零件多放几年迟早会卖出去

在很多企业的仓库里,不少零件存放了多年,从来不做坏账计提和打折促销,企业以为零件放在仓库里,只要不丢失、不生锈就没有风险,就不会有损失。这种认知非常错误。

首先,机械行业库存持有成本每年为库存金额的25%,这包含购买库存的资金成本(利息)、服务成本、空间成本、风险成本(减值或报废)、管理系统及其它成本,没有售出的零件相当于每年贬值25%。这是零件库存的隐形成本,只是被很多企业忽视了。

其次,零件库存时间超过6个月之后,库存的呆滞风险就开始快速上升,统计结果显示,12个月没有过出库记录的零件,24个月后实现销售的概率只有大约5%!存储时间越长,呆滞风险越大。那些库存超过2年的慢周转零件,存在着极大的呆滞风险。

因此,企业每年都应该采取打折促销和退库活动,作为必要的止损措施,不然零件很可能永远“睡”在仓库里,表面看没有损失,实际上占用着企业的资金、货架和人力(盘点和搬运)。产品升级换代和柴油机排放提升,让零件库存的风险进一步增加,“多放几年,零件迟早能卖出去”,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。

误区六:优秀企业要满足客户一切需求

不少老板总喜欢标榜自己的服务理念,要100%地满足客户需求。为此,他们希望把服务做到极致,喊出“即使零件呆滞也要满足客户需求”。整机销售已经很难让企业盈利,不少企业又喊出“免费服务”的口号,如果配件也不赚钱,企业靠什么生存?又如何把服务做到极致?

实际上,聪明的库存管理追求的不是极致,而是平衡,零件现货率与库存周转率之间的平衡,客户满意度与投资回报率之间的平衡,快速周转零件和慢速周转零件之间的平衡,很多呆滞库存都是因为追求“极致”而产生的,所有的短缺,最终以过剩收尾;而所有过剩,都是从短缺开始,结果却是事与愿违,库存越来越大,零件缺货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,企业损失很大,客户抱怨更大,完全是双输的局面。

南昌疣状癌医院

昆明炎症医院

内蒙古口腔医院

乌鲁木齐幼稚子宫医院

长春甲病医院

友情链接